2000A动力母线是近几年国内很多客户选择的产品,其主要是可以替代传统的电缆桥架,其具有成本低、安装简单、装饰美观、使用寿命长久等优点。本文向大家介绍下动力母线。
绝缘防护型母线(俗称动力母线)指用高导电率的铜质、铝质导电材料制成的,外面附有特殊绝缘外壳,用以传输电能,具有汇集和分配电能能力的产品。电站或变电站输送电能的总导线,以及输电干线与用电设备支线间的供电,通过它,把发电机、变压器或整流器输出的电能输送给各个用电设备。
产品特性:
1、滑触线安全:外壳系由高绝缘性能的工程塑料制成。外壳防护等级可根据需要达到IP13.IP55级,能防护雨、雪、霜和冰冻袭击以及异物触及。滑触线经受多种环境条件经验。绝缘性能良好,对检修人员触及输电导管外部无任何伤害。
2、滑触线可靠:输电导轨导电性能,散热较快,许用电流密度高,阻抗值低,线路损失小。电刷由具有高导电性能,高耐磨性能的金属铜、碳合金材料制成。导电器移动灵活,定向性能好,有效控制了接触电弧和串弧现象。
3、滑触线经济:供电安全滑触线装置结构简单,许用电流密度高,电阻率低、电压损耗低,可节电10%左右,实现以塑代钢,以塑代铜,设计新颖,无需其它绝缘结构,无需补偿线,安装于起重机控制室同侧。滑触线节省安装材料和经费。
4、滑触线方便:供电安全滑触线装置将多极母线集合于一根导管之中,组装简便。滑触线其固定支架,连接夹、悬吊装置,均以通用件供应。装拆、调整、维修亦十分方便。
2000A动力母线
一、滑触线系统安装应具备的条件
1、移动设备(行车或其它)及轨道已安装完毕。
2、电源的进线电缆、移动设备的出线电缆已敷设就位。
3、确认上述电缆的规格是否合乎滑线动力输入及集电器的接口要求,如一台车需装多组集电器,电缆转接箱是否齐备。
4、现场作业有可供使用的工作台,如天车的检修平台、可沿轨道移动的施工吊篮、可自由移动的脚手架等。如使用天车检修平台,应有便捷而安全的临时电源连接。
5、现场需有滑线需方电气技术人员、天车操作工的配合。
6、现场可提供施工设备及材料,如电焊机、氧割机、临时电缆等。
二、确认系统的布置
1、系统整体的布置(一般为水平布置)。
2、膨胀部件的数量、位置。
3、固定夹的数量、位置。
4、动力输入的数量、位置。
5、检修单元的数量、位置。
三、安装作业的次序
1、将角钢支架沿轨道按预设位置安装,支架的间距应尽可能遵循标准间距,并保证与轨道中心线的平行位置。
2、在角钢支架上安装提挂夹,将螺母套至合适位置,保证提挂夹还可在支架的长条孔上左右移动。
3、从轨道的一端开始安装滑线导杆,尽可能使端部至第一根支架的距离为750㎜。
4、拼装终端护套、接头及接头护套、动力输入及护套。
5、安装膨胀部件,并根据现场环境温度合理设置部件的间隙。
6、安装固定夹。
7、在移动设备上选取合理的位置安装集电器支架,保证集电器处于标准的高度。
8、安装集电器。
9、连接进线电缆、集电器电缆。
10、确认安装正确后通电试车,检验电源的相序是否需作变更。
11、将设备反复缓慢运行至轨道两端,注意观察是否有发生碰撞、打火、集电器走偏现象,如有异常应立即停车断电,找出安装不当的原因并作出调整。
12、在确认设备反复走行并再无异常现象后,再次断电,将所有提挂夹的固定螺栓拧紧。
13、通电试车,确认安装无误。
主要优点
1、具有安全性能高;使用寿命长,同时具有安装简单、维护方便等优点。
2、相比于电缆线,动力母线在车间使用,更为经济实用,动力母线固定好位置后,就不再移动,同时,有专门的接线配件,相对于电缆线来讲,更经济实用。
3、可以更大限度利用车间有限空间,进行布局动力母线。而且动力母线灵活度高,可以延伸到车间任何移动设备。
滑触母线维护保养:
为了保证滑触线正常运行,延长其使用寿命,在滑触线投入运行后,应对其进行定期检修。
1、 电刷: 应根据移动用电设备使用情况每1—3个月检查一次。重点检查集电器电刷的磨损情况,若磨损量≥5mm时,必须更换。检查时若发现电刷松动或发生磨损偏斜时,应查明原因,及时处理。
2、 集电器:至少每季度检查一次。重点检查紧固件有无松动、移位及塑料件和活动件磨损情况,检查弹簧拉力(集电器电刷与导轨的接触压力应保持一定压力(见下表)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。
3、 连接件:至少每年检查一次。重点检查紧固螺栓、焊缝及支撑件是否松动、锈蚀、移位等,发现问题,及时处理。
4、 日常检查:重点检查轨道的平直度有无明显偏差(大于20mm)、错位,绝缘保护件有无脱落、断裂、破损,不锈钢“v"型槽有无翘起;轨道上有无异物及导电粉尘等。必要时应检测其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要求(相间绝缘电阻应≥5MΩ)。
特别对行车轨道重合度、轨距、倾斜度等偏差较大,使用频繁、车间粉尘过大、温度较高及有水、酸、碱、雾和室外使用的环境,必须加强日常检查与维护。
确认系统的布置
1、系统整体的布置(一般为水平布置)。
2、膨胀部件的数量、位置。
3、固定夹的数量、位置。
4、动力输入的数量、位置。
5、检修单元的数量、位置。